虎尾亦有宗親來臺祖落腳

文:康照祥

1630年,荷蘭人在「熱蘭遮城日誌」中用羅馬拼音紀錄平埔族人的語音,稱呼現今雲林虎尾這塊土地虎尾人(FAVORLANG),還劃分說虎尾人語的虎尾語區,並編著有虎尾字典。清康熙六十一年(1723)台灣御史黃叔擏在「台海使搓錄」中,亦稱這塊土地為虎尾。這些稱呼可能來自地理上的「吼尾溪」現今的「虎尾溪」。

虎尾溪名除了清代初期台灣府誌曾載為「吼尾溪」外,清雍正元年之後就統一稱為「虎尾溪」,但行政區域舊稱大崙腳庄,後改稱五間厝庄。由於此地曾爆發曾圭角之變,重創大崙腳庄,迄虎尾糖廠設置之前,虎尾地區近乎是「散庄」狀態。

日本據台後,因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投資設廠,以附近村庄為名,故虎尾從日治初期就以五間厝名延用,如,五間厝驛、五間厝神社、五間厝分教場(虎尾國小前身)、五間厝製糖工場等。直到大正九年日本實施行政區域改正,把五間厝改為虎尾之名,設虎尾郡虎尾庄,終又躍上現代歷史的舞台,沿用虎尾為行政區名迄今。

雲林康氏宗親大多來自一溪之隔的彰化大城鄉,並居住雲林麥寮,如宗親會中區副理事長康富戶。新近得知宗親會北區副秘書長康美滿來自雲林虎尾三塊厝,並且可上溯自來臺祖,時間約在乾嘉時期。只是來臺祖不能確認。可以確定的是虎尾姓康的宗親大抵是一家人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